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旭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消息,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正式对外发布《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在总体要求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统筹美丽河湖建设与防洪排涝安全,促进人水和谐。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新华社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是继“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再次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全面部署。
细化制定15项目标
记者梳理发现,《行动方案》聚焦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从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强化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方面,细化制定了15项具体目标。
比如在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方面,《行动方案》要求,聚焦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化工园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等方面问题,开展排查整治,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防范水环境风险。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和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巩固治理成效。到2027年,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升。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目标设置方面,《行动方案》着力解决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聚焦近三年重点任务,从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细化制定了15项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地方工作基础和承受能力,重点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东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水环境的治理基本都是先改善理化指标,然后过渡到水生态、水健康的层面。美丽河湖建设,也是从理化指标向水生态健康方向的重要转变,是把改善水生态作为下一步的重要任务。
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在加强全过程管理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制定国家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指标体系及水体清单。各省份依据指标体系,组织地市对清单内的水体保护与建设情况开展自评估,对已达到美丽河湖指标要求的水体加强监管。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将群众身边的小微水体等纳入保护与建设范围,明确建设要求。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应符合法律法规及流域相关规划要求,不得妨碍河道行洪。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行动方案》组织制定国家层面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按照“全面覆盖、责任清晰、加强衔接、利于管控”的原则,以国控断面所在河湖为对象,以断面所在城市为主体,共确定2573个河湖水体,基本覆盖我国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社会关注度高的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支流和重要湖泊水库。
同时,鼓励地方在国家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把群众身边的小微水体纳入建设范围,加大治理保护力度,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见景”。
王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过程中,我们国家共确定了2573个水体,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从地方来讲,需要将这些任务再分解。采用“清单式”的管理,更有利于任务的分解和落实。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高红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集中攻克一批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在推动相关工作过程中,要重点突破三水统筹治理技术和模式,建立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管理机制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等,让建成的美丽河湖持续美丽。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资金支持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倡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COMPUTEX 2025|广和通5G AI MiFi解决方案助力移动宽带终端迈向AI新未来05-23
探访洛轴智能工厂:机器“关节”生产忙05-21
马上通车!苏州工业园区⥦昆山更方便啦05-19
格灵深瞳:证券事务代表赵晨希辞职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