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报观察|情绪消费“破圈”崛起,重庆如何抢抓2万亿蓝海新机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6:1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盈

一张普通笑脸贴纸,让重庆“窗口有笑脸”咖啡店在一年内拓展出近30家门店。其全程零接触的消费模式与治愈系情感表达,契合了年轻人“不愿被打扰”又渴望温暖的心理需求。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愿为情感需求买单,情绪消费迅速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情绪消费,指为满足情感需求、追求心理满足、缓解压力而进行的消费行为。据《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报告,2013年以来我国情绪消费相关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面对这片万亿蓝海,重庆应如何依托“山城烟火气”,将地方特色转化为情绪消费的“流量密码”,抢抓情绪消费的新机遇?

体验为王

情绪消费多元业态蓬勃涌现

8月的重庆,暑气蒸腾。在观音桥地铁站旁的重庆方圆LIVE商场内,一场《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余污》线下联动快闪展,正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限量版Q版行李牌、折光卡套组及“师尊的小蛋糕”拍立得等周边迅速售罄,消费满额赠送的明信片堆积如山。

一位从成都专程赶来的大学生林宇表示,原本只是逛逛,却为集齐“晚夜流金”系列,又在周边“谷子店”(动漫周边商店)消费了五百多元。数据显示,这场持续整个8月的快闪活动,不仅为商场带来日均5万以上的客流量,更推动活动期间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0%,其中“谷子店”贡献了近三成的销售增量。

二次元消费的核心动力是“为情感买单”。方圆LIVE通过还原动漫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从“观看者”转变为“参与者”。比如在《碧蓝航线》快闪中设置“科研基地”互动区,复刻游戏角色生活场景,由Coser以居家形态与玩家互动,贴合他们对游戏世界的想象与情感需求。

不限于二次元,当前情绪消费产业形态正日趋多元——从实体商品到虚拟服务,从线下体验到线上平台,多样化消费场景持续构建围绕情绪价值的新消费生态。

曾属小众的潮玩产业,如今已成为热门赛道。商场内盲盒、手办、卡牌店铺客流不断。潮玩产品深受年轻人喜爱,也创造可观的商业价值,泡泡玛特便是典型代表。

7月20日,两江新区光环购物公园,消费者在选购潮玩商品。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情绪消费不仅带动实体销售,也激活服务业新业态。以疗愈产业为例,《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年轻人会为情绪价值与身心疗愈付费。美团数据指出,今年6月以来“疗愈”相关评论数同比增长超128%,搜索量增长超111%,“疗愈SPA”与“冥想疗愈”搜索量分别增长158%和428%,20-30岁用户占比达45%。

情绪消费的延伸远不止于此。在渝中区戴家巷,防空洞改造的复古酒吧与临江咖啡馆形成“时空折叠”的独特场景;南滨路的沉浸式疗愈空间,结合智能温控香薰与白噪音,吸引众多白领体验;解放碑宠物智能用品店中,自动喂食器、智能猫砂盆及宠物殡葬服务,共同构建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的消费链……

6月20日,南岸区南滨路烟雨公园,市民游客正在酒吧街休闲游玩。特约摄影 郭旭

从“悦己”到“疗愈”,从“兴趣社交”到“身份认同”,情绪价值产业已全面覆盖疗愈服务、文创产品与体验消费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商业潜力。

情绪价值

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的转变

“每天工作、加班之余,只有捏捏乐的‘咯吱’声最让我放松。”在江北区某互联网公司担任程序员的95后小李,手机里存有20多个解压玩具购买链接。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认为:“当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消费者开始追求消费升级与需求层次跃迁,情绪价值成为满足这类高层次需求的关键。”年轻一代作为消费主力,更愿为能够带来轻松、快乐、归属感等积极情绪的产品与服务买单,这是经济价值、情感需求与社会心理深度交织的体现。

莫远明分析,情绪价值产业兴起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情感需求缺口(如孤独感、工作压力)催生大量消费需求;二是技术进步与商业模式创新降低了情绪价值的供给与获取门槛。

具体来看,首先,社会压力催生情感缺口。《2025年轻人情绪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九成年轻人存在情绪压力,其中63%选择通过消费缓解焦虑。在“内卷”与“躺平”的拉锯中,一杯香薰蜡烛的微光、一个丑萌玩偶的拥抱,或是一场脱口秀的爆笑,成为对抗疲惫与孤独的“精神止痛药”。

其次,代际更迭重塑消费文化。Z世代成长于物质充裕时期,消费决策更看重“情感共鸣”而非功能实用。得物App潮玩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310%,其中盲盒类产品增长1000%,解压玩具上涨900%。年轻人愿意为“无用之用”买单,因为这些产品承载了社交属性、文化认同与自我表达的多重价值。

此外,技术赋能不断拓展消费边界。AI情感陪伴师通过情绪分析提供定制对话,虚拟偶像演唱会吸引百万人线上打call,LABUBU主题门店以“过家家式”流程增强体验——技术不仅降低情绪产品的供给成本,更创造出元宇宙社交、虚拟服务等全新业态。

6月10日,在位于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梵高·画境漫游馆,市民正在感受XR技术所带来的沉浸式互动。特约摄影 孙凯芳

多措并举

重庆抢抓情绪消费新机遇

面对情绪消费的蓬勃发展,重庆已积极布局。例如,渝中区发力“四首经济”,构建多赛道协同的全业态消费生态,持续培育咖啡茶饮赛道,引入瑞幸、茶颜悦色等区域总部,落地近百家咖啡首店,连续十年举办国际咖啡节,形成超2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

该区还深耕服务消费与IP新赛道,打造重庆首个机械臂MR过山车,引进西南首家MINISO LAND乐园店和GIGI FOX等60多个次元品牌,持续解锁年轻化潮玩消费模式。

传统文化也在情绪价值赋能中扮演重要角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商业品牌,基于馆藏《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推出文创积木“MASK熙载”,开售当日即受热捧;与霸王茶姬以文物“秦良玉蟒凤衣”为灵感推出联名产品,带动活动期间到店客流增长20%,实现文化体验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

如何进一步发展“情绪经济”?莫远明指出,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城市特质,为情绪消费提供肥沃土壤。其独特的“8D魔幻”地形,本身就是吸引游客的“情绪触发器”,从洪崖洞到李子坝单轨,每一处景观都能激发游客的惊叹与好奇,成为情绪消费的天然场景。

同时,重庆应构建情绪消费全链条生态,挖掘本土文化情感元素,培育本土情绪品牌,并聚焦细分人群情感刚需,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沉浸式需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原稿点击>>重报观察|情绪消费“破圈”崛起,重庆如何抢抓2万亿蓝海新机遇?-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心理专家教你这样摆脱情绪内耗08-21

重报观察|情绪消费“破圈”崛起,重庆如何抢抓2万亿蓝海新机遇?08-21

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08-18

机构:2025年AI需求强劲,预计2026年整体电子产业增长动能趋缓08-13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08-11

“要像先生一样培养好下一代”08-11

多预警齐发!大暴雨、特大暴雨要来了08-10

降雨核心区南压至四川盆地到江淮一带 江南华南高温频繁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