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原老人缘何热衷写地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6:59:00    

市民刘春宝在小区写地书。

市民张毅在写地书。

  在公园、小广场,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老人手握粗大的“毛笔”,以水为墨,在地上挥毫。为啥这么多人喜欢在地上写字?连日来,记者走近几位热衷写地书的老年人,感受他们独特的怡情健身方式。

  经济环保

  82岁的张毅,几乎每天上午,会抽出1到2个小时练字。不过,他的“书房”很特别:在公园或小区,随便找一处平整且不妨碍旁人的青石板空地,足矣。

  退休后,他在家中练习书法。4年前,逛公园时,见有人在地上写字,笔走龙蛇,特制的长笔在手中显得格外灵巧。对方说,这样写字,宣纸、墨汁一概免了。既能练习书法,还能活动四肢,一举两得。回到家,张大爷用海绵、拖布杆,自制了一杆地书笔,学着写。

  众纺路社区网格员王和在小区巡查时,常看到张大爷在楼下练字,旁边总有居民认真观摩。老人用长杆笔,蘸上水,慢悠悠地书写。这边刚写完,那边字迹已晒干,又能重新写。23岁的侯先生很感兴趣,老人递上笔让其尝试。可是,笔不轻,侯先生掌握不了力度,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坚持练,等胳膊有劲儿了,就能运用自如,比在纸上写过瘾。”老人笑着说。

  书法传承

  在万科蓝山小区二期,只要天气晴好,66岁的刘春宝就会拎着一桶水,到楼下写地书。只见他气定神闲、手腕轻挥,字迹瞬间跃然“地”上。

  他曾是新疆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退休后痴迷书法,经过勤奋练习和领悟,书法作品逐渐受到了肯定,成功加入当地的书法和美术家协会。3年前,他随子女从新疆来到太原,一次散步,见街头有人写地书,便停下来看了好久。“我还从来没见过在地上写字的,并且还写得这么好,长见识了!”刘春宝觉得挺有趣,也体验了一番,便彻底入迷。

  在他看来,写地书还有个好处,每次书写总有人在旁边看。孩子见了,会对书法产生兴趣。遇到书法爱好者,可以一起讨论技巧,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刘春宝认为,在大庭广众写地书,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推广。

  蓝山社区网格员王文月见过老人写地书,便邀请其担任社区的书法课老师,对方爽快答应。他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教起,耐心给大家做示范,讲解书写要点。半年下来,书法课的学员从几人增加到几十人。他欣慰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书法。”

  修身养性

  提到为什么会写地书,73岁的康欣成告诉记者,除了兴趣爱好以外,最主要的是可以锻炼身体。

  他常去附近的公园写地书,坚持了5年,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他一手拿着字帖,一手持笔而书,一笔一画,临摹得淋漓尽致。“墨”迹在地上可以停留几分钟,过往的人看后称赞:“这字写得漂亮!”

  “在家写毛笔字,坐久了乏累。可到公园写地书,空气清新,还能活动筋骨,难怪人们喜欢。”他说,地书笔的重量远超一般的毛笔,蘸水后更重。在地上练字时,弓身挪步,眼到手到,一行字写下来,腿脚、腰胯、手腕等部位都得到了锻炼。

  采访中,很多老人把写地书当成了一种怡情、健身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这样写字,方便环保,不用纸墨,还能锻炼身体,因此颇受欢迎。

  记者 李涛 文/摄 太原晚报

相关文章:

今年数字峰会现场体验区亮点多:机器人秀书法 数字人化身“办事指南针”04-23

太原老人缘何热衷写地书?04-23

每日早报!山西高速路况04-23

版权宣传活动走进太原学院04-22

太古高速西山特长隧道夜间施工封闭04-22

能做饭洗衣 会看病下棋——太原科普展上机器人炫出“十八般武艺”04-22

预告|“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展” 将在绍兴展出04-16

晋港餐饮合作 创新消费场景 多家知名餐饮业太原首店落户铜锣湾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