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煤炭摇篮”到“智造尖兵” 湖南理工职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转型突破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21:01:00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楚湟 通讯员 朱菁菁 湘潭报道

在株洲动力谷产业园的智能车间里,湖南理工职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廖志勇正调试工业机器人。他面前的六轴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完成激光焊接作业。“这套系统我们参与了编程优化,现在焊接效率提升了10%。”这位来自江西吉安山区的青年人,即将入职三一重工智能制造部门,起薪7000元以上。

这是湖南理工职院推行“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育人的一个缩影。从煤炭能源到智能制造,这所高职院校用18年完成三次蝶变,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

转型:三次更名背后的产业“脉动”

走进湖南理工职院校史馆,一面展墙清晰记载着智能制造学院发展轨迹:从2005年资源工程系、2013年风能工程学院到2018年智能制造学院,三次更名以时间轴形式呈现。每个节点的背后,都是湖南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当年煤炭专业招生断崖式下跌,我们果断砍掉采煤技术专业,转向新能源装备。”湖南理工职院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王建春清晰记得,2013年转型时,全院教师用半年时间跑遍省内40多家制造企业,了解行业发展情况。

如今,专业群动态调整已成常态——每年寒暑假,教师必须带着“产业问卷”下车间,去年收集的200多条技术需求,直接催生了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诞生。

这种敏锐让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始终领先半步。工业机器人专业2016年设立时,全省同类专业为数不多。如今,该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已拥有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全国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1+X”师资研修基地、复杂环境特种机器人控制技术与装备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学生成为华航唯实、ABB、库卡等知名机器人企业的抢手人才。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象山县产业学院成立。

突围:“1+N”生态圈破解校企两张皮

在宁波象山产业学院,“00后”男生姚筠正在进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去年5月,湖南理工职院与象山县人社局签约,7月象山产业学院投入运行,首批学生已进入宁波赛德森减振系统有限公司实习。

“从签约到开学仅用60天,这所采取‘政府搭台、行业统筹、企业主导、学校协同’新模式的新型产业学院,如同产教融合的‘快反部队’。”湖南理工职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科介绍,象山产业学院采用分组师徒制培养,开发了12门校企共建课程,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闭环链条。

“过去校企合作像谈恋爱,现在像过日子。”科研和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陈柏舟深有感触地说,从1.0版的“1个专业+1个500强+N个小微企业”,到2.0版的“1个县域+N个产业领域”,合作半径从单点企业扩展到区域经济圈。

近年来,湖南理工职院采用“3+3”模式(3个月顶岗实习+3个月跟岗实习)培养的学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毕业生平均起薪比传统模式高出20%以上,形成了地方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协同双赢、学校专业动态精准调整和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互促的良好局面。

淬炼:车间里的双师型战队

在实训课上,湘钢集团高级工程师龙文正在讲解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故障排查技巧。像他这样的企业导师在湖南理工职院有15位,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秘籍,更是产业一线的真实课题。

湘钢集团高级工程师龙文给学生讲解智能制造生产线故障排查技巧。

“去年在舍弗勒实践,我们不仅带回了最新精密轴承制造技术案例,还破解了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超标的工艺难题。”机械专业教师吴爱华的经历,印证着“双师型”队伍的建设逻辑,这样的“技术反哺”已成常态。

近年来,湖南理工职院专业教师严格执行“每五年必须下企业顶岗实践累计6个月以上”的要求,累计带回138个真实生产案例,转化出20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这种企业导师教“绝活”,学校教师传“心法”的模式,正映照着这场产教融合的深层化学反应。

蝶变:从技能赛场到智造战场

在5000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里,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桂伟业正在指导学弟备战全国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赛项。基地内,德国标准的模块化实训设备与真实产线无缝衔接,学生在这里获得的每个AHK证书,都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在宏大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内,2021届毕业生王晗正带领团队调试生产线。这个从动力谷产业分院走出的年轻工程师,仅用两年时间就成长为车间技术骨干。

湖南理工职院2021届毕业生王晗(右三)带领团队调试生产线。

近年来,从湖南理工职院走出的“湖湘工匠”斩获国家级奖项50余个,6位教师获评“湖南省技能能手”。更令人振奋的是,毕业生中涌现出20多位像王晗这样的技术骨干,解决了多项卡脖子技术。

未来:瞄准工业4.0的人才棋局

与千亿级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发数字孪生技术课程……随着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步伐加快,湖南理工职院正在布置更大的棋局。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新生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该校正紧锣密鼓搭建“工业4.0人才孵化器”。这批学生将投身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产线主战场。

“我们肩负的使命不仅在于培养契合时代发展的技术工匠,更在于培养能引领未来的智能制造人才。”湖南理工职院党委书记叶星成的话语掷地有声。

在这片见证湖南工业辉煌的土地上,一场关于智能制造的人才革命,正悄然书写新的传奇。

相关文章:

从“煤炭摇篮”到“智造尖兵” 湖南理工职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转型突破之路05-20

国家发改委:我国将修订扩大《外商鼓励投资产业目录》05-20

广州某科技公司遭网络攻击 境外“黑手”被锁定05-20

“幸福指数”升级 江苏多地迎来结婚预约登记高峰05-20

推动数实融合,肖钢详解数字经济三大破局路径05-18

聚焦丝博会 | 丝博会榆林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05-14

金宇保灵“金牛支”疫苗全球首发 填补牛支原体肺炎防控领域国际空白05-12

中国品牌日·大咖说|AI时代的品牌之变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