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早晨7时许,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门诊已人头攒动。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主任医师匡卫平像平常一样,提前1小时开启门诊。与他并肩作战的,还有身着“志愿红”马甲的妻子黄晓芳——这对医院伉俪用双倍坚守,为患者筑起健康“医”靠。
“匡主任,我又来‘报到’啦!”
这天上午,18岁的山东菏泽姑娘丽丽(化名)第3次如约而至。自2023年确诊为脑肿瘤,器质性精神障碍,继发性癫痫,这个花季少女辗转多地求医未果,是匡卫平团队通过精准外科手术为她重启人生。此后每个重要节点:国庆调药、五一复诊,她都跨越900公里赴这场“生命之约”。
“对异地患者而言,节假日门诊是看得见的温暖。”匡卫平轻抚病历,他微信里80%好友都是患者及其家属,日均1小时的线上答疑从未间断。他已连续7年给自己在春节、五一和国庆这几个长假安排节假日门诊。
匡卫平的门诊日志上有一组数据:单日55个号源(含加号)、平均问诊超15分钟……这些数字背后,是匡卫平33年如一日的坚守。

在医院药学部工作的黄晓芳,早已将志愿者马甲当作“第二工装”。导诊台前,她温柔指引;诊室角落,她默默续上温水。“既当丈夫的健康管家,更要做患者的暖心家人。这对“医”路同行的伴侣,用行动诠释着: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与你并肩守护万家安康。

作为“刀尖舞者”,匡卫平是手剥生鸡蛋、针缝熟面条的神经外科“工匠”,他的手术刀既能精准分离0.1毫米脑组织,亦能缝合比发丝更细的血管。但比起“神外工匠”的美誉,他更珍视“患者贴心人”的称谓。诊室墙上“匡卫平劳模创新工作室”牌匾,在五一节的暖阳中熠熠生辉。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匡卫平夫妻的故事,恰似千万医护工作者的缩影。他们用坚守丈量医者仁心,以无私的奉献诠释劳动荣光。
通讯员杨文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相关文章:
山东姑娘飞900公里来长沙复查!他连续7年安排“五一”门诊,爱人坚持志愿服务05-02
安徽省庆祝“五一”暨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召开04-30
医生紧急提醒:有一种屁千万别忽视!04-28
14岁及以下儿童特别注意!传染性强,钟南山院士提醒....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