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正值谷雨节气,联合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总部中文笔译处以及联合国工作人员文娱理事会中国书会等牵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主题为“诗意中国,浪漫风华”,旨在通过诗歌、书画、茶艺与传统文化的多维展示,彰显中文在促进文明交流、增进多边理解中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在15日举办的中文日招待会上,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琅琅四季——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读与赏》作为交流环节的展示作品之一在现场亮相。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该书主编姚喜双教授在现场与嘉宾友好交流。
4月17日,姚喜双教授在联合国总部七号会议室发表题为“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赏读”的主旨演讲。他以《琅琅四季——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读与赏》中收录的敦煌文献《咏廿四气诗》为切入点,阐释了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以及中国节气诗词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演讲中,姚喜双教授不仅深入解析了古诗词中蕴含的农耕文明密码与生活美学,更以杜甫《春夜喜雨》等经典诗词作为范本,生动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朗诵艺术技巧。他亲自示范并带领现场观众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春夜喜雨》《咏谷雨三月中》等节气古诗词,让现场观众领略到“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的东方意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柴如瑾 通讯员孙嘉)
相关文章:
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举办“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赏读”主旨演讲04-23
“故宫以东”创想地活动启幕 28款文创产品入选“一礼东芳”产品推荐名录04-18
美“对等关税”今日生效,各方最新反应→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