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评论丨小学生给厅长写信纠错,欢迎“一字之师”更要杜绝“一字之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7:00:00    

如果文博单位把“欢迎来找茬”的精神态度,前置于文博展览工作中,减少源头差错,岂不更好?

“金陈乐同学,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你在参观之江文化中心时发现的一处错别字,省非遗馆已立即更正了……”近日,安吉县一名五年级小学生收到了一封来自省文旅厅厅长的回信。在信中,厅长感谢金陈乐指出错误,同时邀请他和家人重游非遗馆。

小金同学回忆,清明假期,自己和家人一起到之江文化中心参观。在非遗馆的戏曲介绍区看到“武旦风摆柳,窑旦手又腰”的表述时,他对“手又腰”产生了疑问,查阅资料后发现应该是“手叉腰”。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写信给厅长,希望能把这个错别字改掉。

五年级小学生给文旅厅长写信纠错,非遗馆立说立改。据潮新闻报道,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欢迎社会各界对展览陈列研究探讨、“找茬挑刺”,尤其鼓励青少年朋友勇于质疑、积极求真,共同把展览办成精品、让文化更好传承。

多方互动成就一段佳话,却也让人难言滋味。

今天是5月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人正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此事是一记让人清醒的提醒:社会教育、科普传播是博物馆、非遗馆的重要职能,在展陈说明上字斟句酌、精益求精,避免差错,“小事”不小。轻者,会干扰知识传播,重者,会影响文博事业形象。

近年来,公众为文博展览挑错的事例,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这其实不难理解,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考古和展陈资源;另一方面,因为传播生态的变化,这些差错也会被放置于舆论场域受到公共讨论。

就拿博物馆来说,据报道,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数量众多的文博展览,在提供丰富内容的同时,出现差错、瑕疵的机率也会增加。

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传播生态下,这些差错仿佛置身于“放大镜”下,被观察、传播、讨论。这当然是有价值的,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完成了对文博展陈纠错的精准“倒逼”。

梳理见诸媒体的文博展陈差错,大致分为几类:一类是文字与表述错误,包括一些译文差错;一类是人名地名朝代名写错,对文物断代标误等,这类基础史实差错会产生误导;一类涉及史识史论,如列出资料不当;还有一类涉及学术争鸣,严格说不算错但会引人误解,有几种说法或学术意见,但没有定论或者无法定论。

其实,上述差错大多没有那么精专高深,仍然属于大众普及的范畴。这就提示,文博单位务必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严谨对待本单位本领域的公共传播。

在被指出差错后,文博单位大多表示“欢迎来找茬”,这是开放心态、专业精神的体现。但欢迎人们当“一字之师”,更要杜绝“一字之失”,在公共传播中少犯低级错误。如果文博单位把“欢迎来找茬”的精神态度,前置于文博展览工作中,减少源头差错,岂不更好?

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相关文章:

国际博物馆日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未来何在?05-18

评论丨小学生给厅长写信纠错,欢迎“一字之师”更要杜绝“一字之失”05-18

刚刚!开幕05-18

AI创意视频05-18

“五一”假期全国文博场馆观众创新高05-08

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守护假期消费安全05-05

博物馆铜镜,为何总展示背面?05-03

湖南邵阳:“外卖店卫生差,物品乱堆”,回应来了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