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A 股尾盘突然 “高台跳水”,叠加外盘全线崩跌,让不少股民的心跟着坐上了过山车!有人说是 “外资砸盘”,有人喊着 “关税战又来了”,但资深股民发现:A 股的周线走势早已暗藏玄机 —— 连续两周的 “双星并列”+ 上影线组合,像极了去年见顶大跌的前兆!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分析:下周 A 股到底该慌还是该稳?

很多人把周五的下跌归咎于外盘,但翻开 A 股周线图就会发现:真正的调整压力,藏在 A 股自己的走势里。
从 4 月 7 日至今的 7 个交易周里,大盘仅收出两根小阴线(跌幅分别为 0.49% 和 0.56%),看似 “跌得温柔”,但平均股价指数却在本周暴跌 1.76%!这说明:指数被大权重股 “护盘”,但个股早已跌得血肉模糊。尤其是上周平均股价收出 “见顶十字星”,本周大盘又现 “射击之星”,技术派早已嗅到危险信号。
还记得去年 5 月的 “周线双星” 吗?大盘从 3174 点一路跌到 2689 点,跌幅超 15%;去年 12 月的 “射击之星” 后,指数也从 3494 点崩到 3140 点。如今历史再度押韵:本周与上周的 K 线形成 “并列双星”,上影线直指 3400 点压力位,这正是主力高位诱多、悄悄出货的经典套路。
自去年 10 月以来,A 股在周线级别上五次冲击 3400 点未果,每次高点都比前一次更低(如 3418→3409→3406 点),而回调低点却不断下探(如 3223→3208 点)。这种 “高点下移、低点加深” 的走势,暴露了主力借权重股拉高出货的本质 —— 银行、保险等板块近期频繁异动,正是为了掩护中小创出货。

把今年以来的周线走势拆开看,会发现一个细思极恐的 “复制粘贴”——2025 年行情正在重演 2024 年春季救市的剧本。
- 第一阶段(1.13-3.21):借政策利好拉抬指数,看似 “牛市重启”,实则为去年 924 行情的余波;
- 第二阶段(3.21 至今):用关税战等消息制造恐慌,再反手拉升权重股诱多,完成最后一轮出货。
这种走势与 2024 年如出一辙:先靠救市预期吸引资金,再用 “技术性调整” 洗盘,最终完成高位筹码换手。
大盘在 3200-3400 点的震荡,本质是主力为出货争取时间。从月线看,A 股自去年 10 月以来的涨幅已透支了部分基本面预期,当前处于 “消化获利盘 + 吸引接盘侠” 的关键阶段。一旦出货完成,等待市场的将是对去年 924 行情的 “真正回调”—— 保守估计需回踩 3200 点,甚至可能更深。

结合技术分析与资金流向,下周 A 股大概率会经历 “震荡→反抽→破位” 的三重奏:
下周初,大盘可能在 20 周均线(3313 点)附近引发技术性反弹,这是主力为 “诱多出货” 做的最后努力。但反弹高度有限,3350 点将成为强压力位,成交量若不能有效放大,反弹随时可能夭折。
若反弹乏力,大盘将向 250 周均线(3264 点)寻求支撑。这一位置是去年 924 行情的 “半分位”,也是机构预设的 “二次探底起点”。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外围利空叠加内部调仓,不排除出现单日急跌击穿 3300 点的极端走势。
从周线形态看,A 股需要至少两周时间完成从 3400 点到 3200 点的回调。这既是对 4 月 7 日下跌的 “二次确认”,也是为 6 月可能出现的政策窗口留出空间。对于长线资金而言,3200 点下方或迎来布局机会,但短线选手需警惕 “抄底抄在半山腰” 的风险。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与其纠结 “涨还是跌”,不如做好以下应对策略:
仓位管理:短线选手可减仓至 5 成以下,保留现金应对波动;长线投资者可逢低分批布局低估值蓝筹(如银行、消费),但需避开高位题材股。
警惕信号:密切关注成交量变化(若单日成交额跌破 8000 亿,需谨慎)、北向资金流向(连续净流出超 50 亿需警惕)、政策面动向(如关税、货币政策调整)。
逆向思维:当市场一致性看空时,往往孕育短线机会;当所有人喊着 “牛市来了” 时,反而要握紧口袋里的筹码。

A 股的周线密码早已告诉我们:调整不是偶然,而是市场自身规律的必然。与其抱怨外盘影响,不如回归技术面与资金面的本质 —— 主力在高位玩的 “诱多游戏”,终究要有人买单。但换个角度看,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更好的起跳,只要把握好节奏,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声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下文章是本人原创,头条首发,抄袭必究!以下内容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
相关文章:
A股:跳水叠加外盘大跌,股民要做好准备,周一大盘会怎么走?05-26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成效显著 又有3项“福州经验”全国推广05-26
金价,大跳水!05-01
在这场花卉“集中展销会”上,110个品种齐亮相,政府搭台助好花走上街头04-24
金价,突然跳水!04-15
岳阳老板卖扫地机,进账冲破100亿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