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过世界的繁华与喧嚣,阅尽世间的沧桑与多变,才明白名闻利养,只不过是过往云烟、水月镜花,不可贪求;只有平淡的生活,才是真实自然的,在浮躁中保持一分真实,在诱惑中守望一分平淡;假如有一天能平淡地老去,相伴一溪流水,相约满目青山,也是一种无限的快意;一生恪守着过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也是一种大解脱。
2. 这个世界上你认识那么多的人?那么多人和你有关,你再怎么改变也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所以还不如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3. 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信任就像橡皮擦,在一次一次的错误中慢慢损耗、变小。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既然已经成为事实,就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不钻牛角尖,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和别人攀比。
4. 当你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你是最幸福的。承诺,有时候,就是一个骗子说给一个傻子听的。能够善待不太喜欢的人,并不代表你虚伪,而意味着你内心成熟到可以容纳这些不喜欢。
5. 现在开始,请认真把你错过的都忘记,再用心把你错过的弥补回来。生活的风浪会教给你:心静,才是真的美。做人,简单就好;生活,宁静就好。健康心理的人格发展:认识自己拥有和未有的能力;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具备有效思维的能力;肯定自己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资格;尊重每一个人的界线;认识和珍惜自己能够做到对世界的影响。
6. 其实我们开始修行佛法最好的地方就是家庭。我们和家人的阅历关系是最深的,有很大责任去培养关系。如果对家人都没办法培养慈悲心,遑论对其他众生?如果我们真想打开心房,对象必须是与我们直接有关的人,譬如配偶、孩子、父母等。这永远是个困难的功课,我们必须克服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
7. 多一分真实,少一分虚伪;多一分善良,少一分恶劣;多一分快怡,少一分忧伤;多一分悠闲,少一分忙乱。这四多四少很重要,有了它们就活得心情舒畅。每个人完全可以自主地安排好生活,善待自己与别人这样便会身心幸福。
8. 我们平常懈怠、拖延时间的时候太多了。有时仅仅一件小小的事情,我们也可能会为他找个借口。但是这个借口又能骗得了谁呢?除了自己谁也骗不了。所以,有时候自己真是世上最愚痴的人,永远骗不了别人,天天都在骗自己。
9. 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人生难免会和痛苦不期而遇,其实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背叛自己。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忘记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不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学会删繁就简,去除烦躁与复杂,返璞归真,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
10. 生活里我们到处寻找幸福,追求幸福,却发现幸福无踪无迹,无处可寻,用百度寻找了许久,得到的全是连篇累牍的模糊,暮然回首,一股春风吹暖心怀,才感觉幸福是一种平凡的温暖。

11. 静静的流水,匆匆的岁月,轻描淡写的诉说着轮回的故事,到头来不过都是散了,终归虚无。可散去了云烟,怎么就散不去你对命运的怀疑?散去的故事,怎么就散不去你对命运的质问?烦恼、执着又是何苦? 俗话说的好,受的委屈吃饱饭,岁月长长,哪有不受风霜的侥幸人生呢?
12. 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借口。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13. 和为天下传家宝,忍为人间化气丹。宽容了,人间就少了许多纠纷,宽容了,人间就多了一份宁静。 世事匆忙。许多时候会忘记了活着还要有方向,那个方向就是心底良心指引的地方——宽容。过去也好,未来也罢,一捧清水洗脸,一场清梦入眠,一个清白活人,一身清气处世,一把清泪红尘,一阵清风谢幕。
14. 心有千千结,烦恼世界,万般难解。如清风般无常,不知何时便吹上一阵,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的到,而后便烟消云散,了无踪迹。为其烦恼,为其纠结,为其着急,为其生气,而究其根源,清风又有何错?是自己的内心非要随着风儿跌宕起伏,又怎能埋怨风儿吹过?心若一潭清水,便可容量无限。
15. 据说,生命的奥秘,是从安于静默开始的。所以,安静也是一种幸福。古人云:“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能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一片宁谧小天地,一段安定的生活,想必是人生极大的一种幸福。
16. 人世间,能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一切,打开心灵之窗,让阳光与雨水来照亮、冲洗,在这红尘浊世中,终日扰攘,哪里才有安静的角落呢?当我们独处时,诸如孤独、寂寞、无聊等内在纷乱情绪均会一一浮现,也因此,我们需要安静,唯有当外在活动静止时,内在的活动才会浮现,才能被“看到”,人们可以藉此整理一下自己的内在,整合分裂的自己。“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监物,性亦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澈。”
17. 老子提出了“虚静”的观念,这是对生活上具有批评性与启示性的观念,“虚静”的生活,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速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导引出深厚的创造能量。人若能重视内在生命的培蓄,对于浮光掠影式的生活形态,就会予以改变。
18. 现代人的生活,往往匆促浮华,自然难以培养出深邃高远的思想。所以,繁忙躁进的生活,实足以扼杀一切伟大的创造心灵。所谓:“得意淡然、失意泰然;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偏、缓能制急;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恬,惟静者能看得透。”。“人心如水,静止则明;不为物引,不为欲萦。”在安静中寻找力量,朱子云:“静中有无限妙理。”所以,无上妙道,原从沉潜幽静中得来。

相关文章:
孟南汐的小说无端却被春风误:正版孟南汐宋祁钰全文在线阅读04-21
(番外)+(全文)日暮青山绿渐隐:全集小说下载阅读_(许星森纪冰雪)日暮青山绿渐隐:全集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许星森纪冰雪)04-21
英特尔:新一代英特尔锐炫显卡大显存生产力版本正向我们走来04-21
宋慕颜傅知言:结局+番外(宋慕颜傅知言)全文宋慕颜傅知言阅读无弹窗结局_宋慕颜傅知言+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宋慕颜傅知言:结局+番外)04-21
好看的闻砚辞阮雾梨:爆火全网小说_闻砚辞阮雾梨:爆火全网最新章节阅读04-21
小透明逆袭:误撩后被大佬宠上天:结局+番外笔趣阁(许惟昭方肃礼)全章免费版阅读04-21
未来10年国内奶业市场走势判断04-21